典型案例

返回

浙江“公益+市场”模式

【教育部科技司发布的《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(2016)(基础教育)》和《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(2017)(基础教育)》,从基础设施、教育资源、教学应用、管理信息化和保障体系五个维度出发,评估了省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。两份报告均显示,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指数均居全国之首。

这个成绩的取得,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全域融合创新功不可没。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导,天喻提供技术与运营服务的“之江汇教育广场,已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省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。

之江汇教育广场是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首个省级试点平台,是集资源、工具和应用于一体的开放式学习生态平台,被评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案例。】

开放——以“同构、映射、异构”等方式,实现各级平台互联互通和第三方应用接入,资源应用覆盖全省所有区县。

专注——汇聚共享教师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,实现“大资源服务”,现有优质资源超过550万件,发布网络课程2000余门,共享微课资源39000余个;资源应用按点击量付费。

融合——名师网络工作室、特色教学空间、普通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选课和学习平台、学科协作组等与教学深度融合;校园网络电视、家长学校、智慧教育典型案例“聚享”空间、教育数字博物馆等特色应用,以多样化的资源和服务,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。

智慧——应用大数据技术,基于用户画像,逐步实现面向个体的资源精准推送。

辐射——用户覆盖全国所有省级区划、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,用户访问量突破11亿人次,日均访问量100余万人次,已经成为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省域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。


名师网络工作室:引领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

按照“1位名师+10位学科带头人+N位网络学员”的模式创建名师工作室,每位名师在全省范围内招收10位学科带头人组成核心团队,吸收和服务100位以上的网络学员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的模式开展话题研讨、学科研究、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练,形成“紧密+松散”的多层次的网络研修共同体。在浙江名师社区建设的省、市、县三级名师网络工作室约660个,培养学科带头人4804人,覆盖全省所有90个区县,面向全国招收网络学员超过15万名,共享资源超过128万条。全年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超过5000次,跨越区域边界,突破时空限制,构建了以名师引领、同伴互助、开放协作的网络研修共同体,开辟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全新路径。

学科资源基地校:让名校资源服务全省师生

为使名校资源走出学校,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,积极探索“互联网+名校”示范引领下的优质资源共享与学科联盟建设的新机制,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创建的学科资源应用实践基地校空间,汇聚全省190余所名校资源,名校教师成员数突破8100余人,在线学生数2.7万人次,资源数7.9万余条,精品课程数940余门,访问量突破2245万人次,尝试“提供资源就是服务的开始”新的资源供给模式,引导名校名师动态更新资源、持续开展在线教育服务,形成了名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集群服务效应。

网络学习空间: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环境

融通各级教育部门教育资源平台,以统一实名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络学习空间,构建起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环境。引导教师围绕教学和研究的某一领域,基于个人空间开展课程资源建设、网络研修、师生互动和移动教学等。全省共创建1721个网络优秀主题社区和2249个特色教学空间,形成了基于网络空间的教学普遍用、常态用和深度用。在2017年度全国第二十一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,浙江教师网络学习空间获奖数占全国总数的40%。